人生海海 之 該怎麼練車
話說01上shinbox大po出了ZIC教學,想說也該回饋一下,所以po我看完"A twist of the wrist"文中對於"練車"這個大issue 所作的教學.
以下之文與01同步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很感謝shinbox 分享的那麼多,接下來換我分享 " A twist of the wrist" 讀書心得做交換(當然我也想過shinbox 大可能已經看過這一系列的書了)
以下的文幾乎都是由"A twist of the wrist I & II" 文中轉譯而來.我想分享的部份跟側掛,油門控制,煞車控制無關,當然,"A twist of the wrist I & II"一定會好好的闡述轉彎,側掛,油門煞車控制等等基本功夫,但是仿間探討轉彎,側掛,油門煞車控制的東西太多了,人人的方式都不一樣,像流行騎士的跟ZIC教的就不一樣,"A twist of the wrist I & II"教的跟ZIC的又有點不一樣,我有幸還翻過20幾年前日本翻譯過來的騎乘教學書,教的東西更不一樣
上面有說仿間論壇,雜誌,車友心得等不外乎圍繞在轉彎,側掛,油門,煞車控制等四大類.但是關於"如何練車","如何找線"這方面我還很少看台灣的資源有任何"科學性"的討論,心得不外乎
"多騎就熟了"
"跟在高手的後面學路線"
"多練才會快"
所以我這次分享一下,keith code 所建議的練車方法,keich code 練車的目地主要圍繞著"找路線","突破"這兩個目標,keich 並沒有專章講解,而是散落於
A twist of the wrist I 第2章 What You Do
A twist of the wrist I 第3章 The Product
A twist of the wrist I 第6章 Decisions
A twist of the wrist I 第13章 Supervise Yourself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首先,第二章提到的核心觀念,在於keith code 認為,車手必須是成為一個科學家,練車的時候完全的觀察自己騎乘時候的行為,因為"觀察是改變的基礎",keith 認為仔細的觀察,才能找出改進的點.
當然現在都21世紀了,早就有行車記錄器可以紀錄車手騎乘時所有的一舉一動,車手不需要花費額外的注意力去記得"我進彎的時候油門先放1/4 ,屁股移到小菊花卡住座墊,眼睛先盯著小紅點看,然後在這個小紅點傾倒入彎,轉速在8千....",行車記錄器已經把油門開度,煞車力度,轉速,荷重分配,一切的一切都紀錄下來了,只是因為keith跑GP的時候科技沒那麼發達,才需要車手自己紀錄.但是我覺得更精髓的是車手如何複製"自己做過的事情"? 因為如果車手不去紀錄自己的操作流程,一但發現某一單圈成績非常好的時候卻不知道為什麼"成績那麼好",從而無法再複製出來相同的單圈秒數.為有隻到自己做過什麼,才知道"這樣做會變快,那樣做會變慢,比賽的時候就該這樣做..."
接下來,如何透過這些紀錄下來的資料找出可以改善的點?
為了努力吸收以及分析記下來的資料成為有用的資訊(IT業說得資料採礦?),keich建議車手做家庭作業,這也是第13章所主要講解的東西,現在行車記錄器很方便,表格印出來就可以看了,畫面可以快轉倒轉暫停.keith 在此章節提到如何把資料記錄下來也只有用一小節而已,對照現在早已不實用,我也不多說,重點在於接下來keith提到"每一圈的單圈秒數要做紀錄,因為單圈秒數代表這你單圈路線與操作策略的總體果實".在找出可以改善的點這個部份,keith 建議把賽道切割,分成一個小段一個小段,分析每個小段所發費的秒數成績,經過大量的秒數資料庫就可以發現車手在某一段落是偏快還是偏慢,偏慢的段落就是可以準備改善的點.一次改進一的段落,甚至一次改進一個彎,不要太貪心,一次改變太多會讓車手混亂.練習時不需要騎到緊繃,安安穩穩的做出正確的操控改進,等熟了再增加時速,前輩不是有教"先騎對,再來騎快"
那麼,接下來,如何去改善已經知道的問題點,怎麼樣找出可以更快的操作方法與路線呢?這就是第3章與第6章所講的東西,路線與操控方法.
從第3章的標題 The Product 可以猜到,keith 把路線當作是一個"產出物",其實我在讀這一段的時候很難翻,現在我把keith 對於The Product 的定義原文貼上 :
{
Definition: A product is something that is produced;it is the end result when all the work is done. A product is what you can hold in your hand-or in your mind. You can turn it over to see if it can be produced better or differently, corrected or left alone.
}
對於keith來說一整個賽道的路線規劃是一個總體product.而賽道可以切分,切分到一個彎或一個組合彎可以把他看作一個sub-product .一個product就是一個過彎的路線規劃.而找出一個更好的product是車手該做的
當然product品質好跟壞包括但不只限於以下因素來決定:像是檔位,傾角,轉向技術,身體位置,任何你想的到可以改善的東西都可以拿來判斷product的好壞.經過了大量的分析跟練習,每個車手一定會發展出自己的最佳解,因為每個車手的條件都不一樣,像是體重身材,騎車習慣等,因此在考慮改善一個路線規劃的時候不一定要死守著前輩的經驗,而是要突破自己的"目前",讓自己"往前",考慮著煞車點是不是可以更晚,油門是不是可以更早,參考點是不是可以換個更好的之類
而關於操控方面的改進,keith 也有一套方法.keith認為,車手無時無刻在做操控的決定.只是因為大量的練習而被內化成習慣(我是抱持懷疑...).他觀察到,一般的車手練車有兩個方法,一個是treid and error ,試誤法,就是下去一直騎,不停的騎,騎個百來圈,把所有想過的idea都試一遍,keith說這樣的方法有一個缺點,花費練車時間很多.而且一旦練成一個彎,下一個彎就要重頭開始練習,別忘記了,賽道路線是整體的,一個彎改變騎法,下個彎的騎法就可能會被影響而改變.
或是另一種方法,思考.(think it through)利用之前蒐集的資料分析出最好的操控法.這樣的方法不太花時間,而且很有效率,麻煩的是,你拿來分析的資料必須是正確的資料,你拿一個錯誤的資料做分析.怎麼樣分析都不會得到一個OK的路線跟策略.keich 在文中還舉了個例:假如車手被教導說不拉離合器進檔可以更快,而那位車手也去嘗試了,發現真的有用,那就是有蒐集到正確的資料,發展出Ok的操控法.但是如果車手聽到有人可以五檔過一個彎,可是對方沒說是用60mph 過彎的,結果那個車手真的用5檔過彎,可是時速是100mph , 這樣車手可能就摔了...
所以keich 建議,試誤法跟思考法兩個要揉合起來,各取長處,利用試誤法取得資訊,再利用資訊思考出可以改變的騎法,思考出來的騎法再拿去做試誤....
以上,是我個人看過第2,3,6,13章所揉和的心得.我看完之後,在5/28的RKS 試過整套系統.當時RKS是我第一次去的賽道.跑都沒跑過.最適合試驗keith說得對不對,是不是有效.我個人嘗試過後是還蠻實用的.可以幫助我很快熟悉賽道.有效得找出Ok的參考點與過彎策略.之後TIS練車個人全部採用以上的系統練車.當然我個人覺得有效,病不表示對齊他人就有效.以上也是我個人的心得彙整.因為我英文爛,藥自行翻譯過才能看懂他在說什麼,自然有可能會搞錯keith的意思.這方面也請多包含.
最後,請各位大大不要因為不認同裡面的方法而公幹我,騎車方法沒對沒錯,只有適不適合.打字很累的,在01實在被幹到怕了,哈.
以下的文幾乎都是由"A twist of the wrist I & II" 文中轉譯而來.我想分享的部份跟側掛,油門控制,煞車控制無關,當然,"A twist of the wrist I & II"一定會好好的闡述轉彎,側掛,油門煞車控制等等基本功夫,但是仿間探討轉彎,側掛,油門煞車控制的東西太多了,人人的方式都不一樣,像流行騎士的跟ZIC教的就不一樣,"A twist of the wrist I & II"教的跟ZIC的又有點不一樣,我有幸還翻過20幾年前日本翻譯過來的騎乘教學書,教的東西更不一樣
上面有說仿間論壇,雜誌,車友心得等不外乎圍繞在轉彎,側掛,油門,煞車控制等四大類.但是關於"如何練車","如何找線"這方面我還很少看台灣的資源有任何"科學性"的討論,心得不外乎
"多騎就熟了"
"跟在高手的後面學路線"
"多練才會快"
所以我這次分享一下,keith code 所建議的練車方法,keich code 練車的目地主要圍繞著"找路線","突破"這兩個目標,keich 並沒有專章講解,而是散落於
A twist of the wrist I 第2章 What You Do
A twist of the wrist I 第3章 The Product
A twist of the wrist I 第6章 Decisions
A twist of the wrist I 第13章 Supervise Yourself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首先,第二章提到的核心觀念,在於keith code 認為,車手必須是成為一個科學家,練車的時候完全的觀察自己騎乘時候的行為,因為"觀察是改變的基礎",keith 認為仔細的觀察,才能找出改進的點.
當然現在都21世紀了,早就有行車記錄器可以紀錄車手騎乘時所有的一舉一動,車手不需要花費額外的注意力去記得"我進彎的時候油門先放1/4 ,屁股移到小菊花卡住座墊,眼睛先盯著小紅點看,然後在這個小紅點傾倒入彎,轉速在8千....",行車記錄器已經把油門開度,煞車力度,轉速,荷重分配,一切的一切都紀錄下來了,只是因為keith跑GP的時候科技沒那麼發達,才需要車手自己紀錄.但是我覺得更精髓的是車手如何複製"自己做過的事情"? 因為如果車手不去紀錄自己的操作流程,一但發現某一單圈成績非常好的時候卻不知道為什麼"成績那麼好",從而無法再複製出來相同的單圈秒數.為有隻到自己做過什麼,才知道"這樣做會變快,那樣做會變慢,比賽的時候就該這樣做..."
接下來,如何透過這些紀錄下來的資料找出可以改善的點?
為了努力吸收以及分析記下來的資料成為有用的資訊(IT業說得資料採礦?),keich建議車手做家庭作業,這也是第13章所主要講解的東西,現在行車記錄器很方便,表格印出來就可以看了,畫面可以快轉倒轉暫停.keith 在此章節提到如何把資料記錄下來也只有用一小節而已,對照現在早已不實用,我也不多說,重點在於接下來keith提到"每一圈的單圈秒數要做紀錄,因為單圈秒數代表這你單圈路線與操作策略的總體果實".在找出可以改善的點這個部份,keith 建議把賽道切割,分成一個小段一個小段,分析每個小段所發費的秒數成績,經過大量的秒數資料庫就可以發現車手在某一段落是偏快還是偏慢,偏慢的段落就是可以準備改善的點.一次改進一的段落,甚至一次改進一個彎,不要太貪心,一次改變太多會讓車手混亂.練習時不需要騎到緊繃,安安穩穩的做出正確的操控改進,等熟了再增加時速,前輩不是有教"先騎對,再來騎快"
那麼,接下來,如何去改善已經知道的問題點,怎麼樣找出可以更快的操作方法與路線呢?這就是第3章與第6章所講的東西,路線與操控方法.
從第3章的標題 The Product 可以猜到,keith 把路線當作是一個"產出物",其實我在讀這一段的時候很難翻,現在我把keith 對於The Product 的定義原文貼上 :
{
Definition: A product is something that is produced;it is the end result when all the work is done. A product is what you can hold in your hand-or in your mind. You can turn it over to see if it can be produced better or differently, corrected or left alone.
}
對於keith來說一整個賽道的路線規劃是一個總體product.而賽道可以切分,切分到一個彎或一個組合彎可以把他看作一個sub-product .一個product就是一個過彎的路線規劃.而找出一個更好的product是車手該做的
當然product品質好跟壞包括但不只限於以下因素來決定:像是檔位,傾角,轉向技術,身體位置,任何你想的到可以改善的東西都可以拿來判斷product的好壞.經過了大量的分析跟練習,每個車手一定會發展出自己的最佳解,因為每個車手的條件都不一樣,像是體重身材,騎車習慣等,因此在考慮改善一個路線規劃的時候不一定要死守著前輩的經驗,而是要突破自己的"目前",讓自己"往前",考慮著煞車點是不是可以更晚,油門是不是可以更早,參考點是不是可以換個更好的之類
而關於操控方面的改進,keith 也有一套方法.keith認為,車手無時無刻在做操控的決定.只是因為大量的練習而被內化成習慣(我是抱持懷疑...).他觀察到,一般的車手練車有兩個方法,一個是treid and error ,試誤法,就是下去一直騎,不停的騎,騎個百來圈,把所有想過的idea都試一遍,keith說這樣的方法有一個缺點,花費練車時間很多.而且一旦練成一個彎,下一個彎就要重頭開始練習,別忘記了,賽道路線是整體的,一個彎改變騎法,下個彎的騎法就可能會被影響而改變.
或是另一種方法,思考.(think it through)利用之前蒐集的資料分析出最好的操控法.這樣的方法不太花時間,而且很有效率,麻煩的是,你拿來分析的資料必須是正確的資料,你拿一個錯誤的資料做分析.怎麼樣分析都不會得到一個OK的路線跟策略.keich 在文中還舉了個例:假如車手被教導說不拉離合器進檔可以更快,而那位車手也去嘗試了,發現真的有用,那就是有蒐集到正確的資料,發展出Ok的操控法.但是如果車手聽到有人可以五檔過一個彎,可是對方沒說是用60mph 過彎的,結果那個車手真的用5檔過彎,可是時速是100mph , 這樣車手可能就摔了...
所以keich 建議,試誤法跟思考法兩個要揉合起來,各取長處,利用試誤法取得資訊,再利用資訊思考出可以改變的騎法,思考出來的騎法再拿去做試誤....
以上,是我個人看過第2,3,6,13章所揉和的心得.我看完之後,在5/28的RKS 試過整套系統.當時RKS是我第一次去的賽道.跑都沒跑過.最適合試驗keith說得對不對,是不是有效.我個人嘗試過後是還蠻實用的.可以幫助我很快熟悉賽道.有效得找出Ok的參考點與過彎策略.之後TIS練車個人全部採用以上的系統練車.當然我個人覺得有效,病不表示對齊他人就有效.以上也是我個人的心得彙整.因為我英文爛,藥自行翻譯過才能看懂他在說什麼,自然有可能會搞錯keith的意思.這方面也請多包含.
最後,請各位大大不要因為不認同裡面的方法而公幹我,騎車方法沒對沒錯,只有適不適合.打字很累的,在01實在被幹到怕了,哈.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留言